近日杭州一小伙在萧内网发帖称:自己身高160cm,其余条件都OK,但相亲3次都失败了,因为对方嫌他身高不行,这位小伙甚至开始怀疑人生:这辈子还能找到女孩结婚吗?这个帖子瞬间引起了网友的讨论,可见身高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中国儿童成长协会研究表明,儿童的身高长相对个性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身高矮小或者身体协调性差的孩子,更容易具有内向、害羞、自卑和消极的个性特点,那些长得高、长得壮或者长相比较漂亮的孩子,更容易拥有乐观开朗的个性,具有自我表现欲和健谈的特点。
因为身材矮小前往儿科内分泌就诊的儿童中,90%的儿童家长因为没有对儿童身高和体重进行监管,不能告知儿童准确的身高和体重值,对儿童前一年身高和体重的增长值更不知晓。
在欧美国家,从孩子生下来就会对身高、体重进行检测,一旦发现生长水平偏低、生长速度缓慢,马上就会进行相应的干预,降低发生矮小的风险。而在中国,很多家长只顾着孩子的学习是否优秀而忽视孩子的身高管理,等到孩子错过发育期就真的晚了。
翌高少年助长国医馆成长发育指导师李超医生指出:
中国家庭身高管理的常见的4个“误区”,走错1步,都可能耽误孩子一生
我国众多家长认为,孩子身高在极大的程度上与遗传相关。父母高的孩子一定不会矮,父母矮的孩子很可能长不高。这样的误区使得很多遗传身高较高的儿童疏于身高管理,导致Z终身高不如人意;也使无数遗传身高较低的儿童错失长高的干预机会。
后天影响因素很多,其中Z受家长忽视的就是睡眠
很多家长都鼓励孩子熬夜学习,睡眠不足的孩子身高也受限制,睡眠是生长发育的保证因素,因为促使人体长高的生长因素主要是在夜间睡眠过程中产生释放出来的。生长激素在夜间分泌水平Z高,所以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长高。睡眠时肌肉放松,有利于关节和骨骼伸展。
身高生长与骨龄生长密切相关。骨龄超过年龄1岁以上的儿童称为早长型,骨龄落后年龄1岁以上的儿童称为晚长型。
骨龄的生长速度,与个体差异和营养状况有关。营养状况不佳的年代,晚长的儿童较多;营养状况良好的社会,早长的儿童较多。没有进行骨龄评价、盲目认为孩子晚长,是导致孩子身高失去干预机会的又一常见原因。
开始身高干预的年龄越小,获得的身高越大,实现理想身高的可能性也越大。但是在儿童身高停止生长之前,家长常常在没有对孩子身高进行有效干预的情况下,盲目等待。
我国首诊治疗的生长迟缓儿童的年龄,大多超过十岁。很多在6岁之前已被诊断为生长激素缺乏的儿童,往往等待至青春期才开始治疗。
根据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2017年开展的线上调查数据,被调查的我国八千余名0-6岁儿童家长中,从未给孩子测量身高的占25%,3-6岁每月给孩子测量身高和体重的仅占24%。3-6岁儿童经常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的不到20%,学龄儿童中,这一比例更低。
身高在一个人的发展中优势地位也更加凸显。所以,一定要趁着孩子年龄小,做好身高管理,讲究科学方法,避免管理误区,才能达到理想身高。当有一天我们的孩子步入社会,身高是绊脚石还是加分项?可能就取决于家长今天的关注,不要让个头成为孩子们缤纷的职业梦想和婚姻生活的绊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