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六月,天气燥热起来。就拿北京来说,单日Z高温,已突破30度。
这时候,海滨城市也就成功上位,成了旅游热土。青岛、厦门、威海等沿海旅游城市,海滩上的萧瑟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热闹的人群。
在游玩的过程,不少人肯定会冒出这样的想法:要是有一间海景房,那该有多好。
然而,事实远没有这么美好。
海景房有多坑人?10年前5000买,现在4000卖
(拥有一套海景房是很多人的梦想)
1. 海景房,难忘的情结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很多中国人的梦想,多多少少带着点浪漫与慵懒。
良田千亩、广厦万间,是国人心中难以磨灭的记忆。在我们的文化基因深处,对房子有着一种天然的占有欲。
于是,二者结合,造就了国人对海景房的情结。特别是对许多内陆地区的人来说,海景房已然成为了一个简单粗暴的远方。
据统计,中国海岸线总长度3.2万公里,包括1.8万公里的大陆海岸线和1.4万公里的岛屿海岸线。简单计算一下,13亿国人的人均海岸线不到3厘米。
如果考虑适宜居住段,这个数字只会更小。
稀缺性,更加重了国人对海景房的情结。同时,这也成为了开发商在推销海景房时,永不过时的说辞。
“一线海景房,一生一套”、“闻松听海,看日出月升”、“Z后的海岸线”……这些带着点小文艺的广告词,直中人心。
海景房,通俗来讲,就是能看到海的房子。实际上,海景房也分好几等:
一线海景房,通常距海300米。二线海景房,一般距离海岸线800米以内,走到海边不足5分钟。而800米开外的,均可归为三线海景房。
然而,不管是几线海景房,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人都是趋之若鹜。投机的、投资的、被骗的……众生百相,在海景房的沉浮中演绎着人生悲欢。
2. 跌跌撞撞的海景房
1980年是房地产改革的元年。从此“国家欠每个人一套房”的时代结束了,房子被正式定义为商品,开始成为一个产业。
在以后的几年时间里,老百姓的购房需求和购买力皆得到了充分的释放,房地产发展进入快车道。
1988年,海南脱离广东独立建省,中国的第一个房地产泡沫开始孕育。这注定是一场属于冒险家和先知先觉者的游戏。
1988—1993年,海南平均房价从每平米1350元飙涨到了7500元,5年差不多涨了5倍。
“要挣钱,到海南;要发财,炒楼花”。1990年代初期,只有600多万人口的海南,竟聚集了超过2万家房地产公司。如今我们所熟知的商业大佬冯仑、潘石屹、易小迪等人,都曾南下海南炒房,而他们也成了中国房地产第一批吃螃蟹的勇士和获利者。
作为房地产主要概念之一的海景房,在90年代海南房地产的疯狂中,已经站上舞台。海南四面环海,又以“东方夏威夷”自居,这使得其房子自带“海景房”的光环,特别是对海口、三亚等沿海城市来说。
1992年,海口、三亚经济增长率分别高达83%和73.6%,以海景房为代表的房地产功不可没。
潮水退去,方知谁在裸泳。1993年6月,高层给过热的房地产来了个紧急刹车,海南房地产热浪应声而落,开发商死的死、逃的逃,留下一片狼藉。
“天涯、海角、烂尾楼”,一时间竟成了海南的三大奇观。当时,遍地都是1000元一平方的海景房,然问津者寥寥。
(海口的烂尾楼)
直到2006年,海南房地产市场才勉强回过神来。此后海南的海景房,经过了几次疯狂和泡沫,淹没了不少人,也成就了不少人。
令人不知是欣慰还是心酸的是,由于海南的独一无二性,今天的海景房,在海南仍然红火。
然而,另一个城市——威海乳山,就远远没有这么幸运了。
西有鄂尔多斯,东有威海乳山,说的就是两座“鬼城”。乳山,以银滩闻名,天蓝海碧、空气极佳,也成为开发商淘金的热土。
从2005年开始,伴随着全国房地产的开发潮,乳山银滩20公里的海岸线上建了200多个海景房项目,吸引了来自天南海北的不少购房者。
然而,等待他们的是长达十几年的悔恨,并且至今未能脱坑。一些售房时信誓旦旦的开发商,早已因拖欠政府多项税费、资金短缺等问题卷款跑路,只留下了一堆烂摊子。
很多掏出百万购房款的人很快发现,要拿到房产证都遥遥无期。
而且由于乳山银滩的基础设施跟不上,冬季缺乏供暖,各个小区的入住率一直很低。前几年有记者调查,就算是在5至10月份,海景房的旺季,平均入住率也不足三成。到了冬季,这一数据更是低至5%以下。
3. 收割外地人
不可否认,海景房也有不少的优点。比如说空气宜人、环境优美、视野开拓、夏天适合度假等等。
比如,下面便宜、鲜活的海产品。
然而,海景房却有不堪的一面。
首先,就是大部分人都受不了的潮。不管南边还是北边,潮起来简直要命。衣柜长毛、木制家具发霉,甚至洗手间长蘑菇。长期居住的话,身体也会受到很大影响。
对于一些追求养生的老人来说,这哪里还算养身,简直是花钱找罪受。
另外,一、二线海景房,经常会与海风亲密接触。而海风水汽多,还富含盐分,因此腐蚀性很高,家具、家电等很容易被腐蚀,甚至连防盗网也不能幸免。在工程上,甚至有一个专门名词“盐害”,来概括沿海环境的负面影响。
格力还专门进行过沿海环境对空调影响的研究。
(天涯社区网友的发言)
更致命的是,台风是大部分海景房绕不过的一个问题。比如,据统计,1949-2017年,海南年台风次数Z多竟高达20场,Z少的一年也有4场。
一些大型台风的登陆,甚至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财产经济损失。而首当其冲的海景房,无疑是很受伤的一位。
因此,海南在2013年就出台限制规定,不再审批海岸线Z高潮位200米范围内的住宅用地。
所以,本地人基本上不会去买海景房。
(某论坛网友评论)
开发商和房产中介只好把目光对准了外地人。
景色优美、富含负氧离子、有升值的潜力、适合养老……这些都是房产中介俗套的口号,不过对于许多深居内陆的外地人来说,确实很受用。
除了口号,房产中介其他的手段也不少。很多房产中介会低价,甚至是免费组织潜在购房者参观海景房,然后进行洗脑,唆使他们缴纳首付。
这些年,关于海景房的销售纠纷、骗局缕缕不绝。
在中国二三十年的房地产发展过程中,买到即赚到,似乎一直没有出错。然而,凡事总有例外,乳山的海景房业主,至今没有脱坑。
2008年,乳山的海景房价格在5000元左右。而如今十多年过去了,乳山二手海景房的价格却只剩下4000元,部分房源甚至只要3000多块。
4. 其实,只是座围城
海景房不仅给自己带来了麻烦,更破坏了环境。
由于海景房大部分都是沿着海岸线而建,所以其对环境的破坏不容小觑。
在海景房拔起、财富涌泉的背后,珍稀的水椰、珊瑚被无情地摧毁……曾经秀丽的海岸线均被房产巨头瓜分殆尽,变成了“房岸线”。
只要有利润,房地产商就敢去冒险。去年6月,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就曾对海阳防护林变海景房一事进行了报道,揭露出房地产公司竭泽而渔的不雅吃相。
被破坏的海防林,属于实打实的省级沿海防护林自然保护区,但即使如此,依旧不能幸免。
海景房,就像一个照不进现实的梦,少有浪漫,多的是后悔。
同时,也像一座围城,里面的人在慌忙寻找出去的路,而外面的人,挤破头,想要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