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主持人聊到“教育”时,谈起了给孩子“报辅导班”的话题。对儿子安吉抱有高期待的沙溢,给他报了十几个辅导班:钢琴、书法、游泳、羽毛球……安吉却“不堪重负”,每一次弹钢琴,都像是在“受刑”。有一段让人心疼的视频,安吉坐在钢琴前,一边哭一边说:“一定要弹好。”节目里,沙溢承认,给安吉报辅导班,其实是自己,心里憋着一股劲儿:之前他总觉得:“我是爸爸,你是儿子,你一定要听我的。”于是常常命令式地要求孩子,导致安吉现在,“一想到弹钢琴这个事,就会觉得爸爸不高兴了。”“有一个孩子,十项全能,他什么都好,他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这是正在上初一的女孩袁景颐的心里话。
她的好朋友,成绩年纪第一。
这成了妈妈经常“念叨”她的理由:
“你在跟人家比的时候,要学习别人的学习方法。”
“你看你成绩这么差,为什么她会和你做朋友?”
“当然,不是只和吴迪(年纪第一)比,还有别的同学的特长……”
和“别人家的孩子”做闺蜜是什么体验 / 《少年说》
似乎在妈妈的眼里,她既没有天赋,也不知道努力。
“糟糕透了”。
其实,袁景颐并非“那么差”。
在老师和同学的眼里,她善良、热心、口才好,成绩虽然没有年纪第一,但一直在年级的上游水平。
在天台上,她对着台下的妈妈大喊:
“妈妈,你自己的孩子也很努力,为什么你不看一下?”
被忽略的努力 / 《少年说》
一档综艺里,9岁的吴耀杰曾唱过这样一首原创歌曲,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歌词不复杂,一上来就是列举“别人家孩子”的种种表现:邻居小明考试得了第一,王大妈的孙女儿钢琴过了十级,爸爸战友的儿子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妈妈同事的女儿有着深厚的舞蹈功底…… “别人家的孩子” / 《歌声的翅膀》
“我们只是孩子啊” / 《歌声的翅膀》
微博上,在“家长眼里别人家的孩子”这一话题中,许多成年人也忍不住吐槽:好不容易熬到工作了,家长又开始比学历、比单位、比工资。
从小“比”到大 / 微博
和沙溢一样,为了向“别人家的孩子”看齐,家长们做了各种努力。2012年,广东省妇联一项调查显示,广州城区16岁以下的少年儿童中,大约95%都参加过补习班。其中,同时学习6个以上补习班的孩子,占比高达38.5%。韩国节目里,几个孩子趁着大人们在烧火做饭的空当,一起坐在秋千上讨论各自上补习班的情况。 连轴转的孩子们 /《摩登家族》
每天白天工作,下班了要接孩子放学、看孩子写作业,周一补习英语,周五学钢琴。周末也不轻松,孩子上一天的舞蹈课,她就在一旁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