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和朋友聊天,发现一个现象,就是假如说往年的实体店不好做还是部分的话,今年好像一夜之间,大家就没了生意,特别难。
前几天国家发布第三季度GDP统计数据,增速勉强够到6%,按照趋势发展,四季度肯定进入5时代。这应该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长率Z低的一年。咋一看上去,好像也不是很差对吧,至少在全世界来说还是很高的。而且发展这么多年,体量这么大,增速放缓也是必然的。
但既然说到这个问题,就必须说说我们国家的经济结构,三驾马车里,房地产高速发展的这近二十年,固定资产投资贡献是Z大的。其次是贸易和消费。从08年金融危机开始,我们国家每年对于固定投资,尤其是基建这块,都是不断加码的。如果GDP大幅下滑,是建立在基建增长之上,那么可想而知贸易和消费的数据有多惨。
贸易战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它会传导到行业的下游,影响收入。所以消费的下滑就变得肉眼可见了。
大环境我就不说了,这是没办法的,而且现在猪肉效应导致的物价上涨,短期内是没法回落的。生活成本增加20%,普通家庭都是受不了的。很明显发现,今年的舆论里,就多一个词叫做副业刚需。啥意思呢,就是说工资不够用了呗。还有斜杠青年,大家别小看这个词,毕竟这是新闻联播里正式用词。这代表什么呢,假如说过往还集中在工资收入不能买房上面,现在对于工资收入能否糊口都有疑问了。
大环境说完,再啰嗦下另一件事。就是一直以来都存在这样一个言论,说是网店干掉了实体。
这个言论得到很多人认同,是因为我们自己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网购已经成为一种生活习惯,而不仅仅是购物方式。但是在数据上,网络零售十几年的发展到如今,占总零售的份额仍然没有超过20%。也就是八成以上的零售交易依然发生在线下。
客观来说,这两年电商的经营环境也不好。以往取胜靠的是更低的经营成本,但是现在成本优势基本上没有了。你留心一点会发现,很多东西线上比线下还贵。
反而电商做得好的一些品牌,现在都开始做线下实体店了。为啥呢,一方面从售后服务来说,有实体会更落地。另一方面来说,线下的获客成本实际比线上要便宜了。今年双十一就有好几个朋友完全不想参与,广告费烧不起,烧了也不一定能卖的多好,卖出去也不一定能赚钱。
有时候真的是整个行业变化太快,服装就很典型。以前开档口的老板,日子过的多舒服,这两年直接懵逼了,完全摸不清市场需求在哪里,弄啥到Z后都变成库存。今年流行的是啥,直播带货,那这是个风口吗。网上都是张大奕,薇娅的传说,卖什么不卖什么,完全由一个主播说了算。看起来很美好是吧,可是呢,你去很多天猫店发现,店里面照着标准找来的主播,照猫画虎又不是那么回事了。还有很多小姑娘也有样学样,跑到档口市场,拿着手机就开始直播,一般没有超过三个月基本消失了。为啥,累死累活,根本卖不出去。当然,也有能跑出来的,这是极少数。
我是想说什么观点呢,电商和实体实际是难兄难弟,谁也没妨碍谁。那么实体为啥不好做了呢。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好事如此,坏事也一样。地产的黄金十年,实际是房租暴涨的十年,对于实体店来说,租金有时候是成本的生死线。早期的实体店,尽管客单价不高,但是利润空间是很足的,因为房租便宜呀。
房价的飙涨,带来的不只有租金,还有人工成本。开个店请员工,员工也需要租房吧,这里头的道理就不多说了。开店的都懂。
更致命的是什么呢,年轻消费者长大了。实际来说,中国社会全面踏入市场经济也就是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国企下岗开始的。到现在也不过二十多年,很多人经商做买卖是不需要太多知识的。只要敢想敢干,积累一点点经验,是可以做的不错的。所以,过去的商业成功,有很大一部分是经验主义,离不开早入局的运气。
网上不是流传一句话吗,以前靠运气挣的钱,现在凭本事亏光了。等90年左右的年轻人长大了,以前的很多经验就不适用了。这属于很正常的现象。
现在生意难做,为啥难做呢。以前不管干啥,都能找到空白市场,都能玩个信息差。现在不行了,网络太发达,买根钉子都可以货比三家,空白市场就更不可能有了。一旦行业都进入了饱和期,剩下的就是要优化效率了。不管是前端的市场营销,还是后端的产品供应链,都需要精细化了。为啥呢,因为需求没有增长,你要竞争,就得拼成本,降低成本,才有活下来的可能。
以前小区开超市是个好生意,现在没人这么想了,太难生存。以前水果店还能搞搞价格差,现在水果店关的速度比开的快。以前美容店忽悠人就看一张嘴,现在免费噱头别人也不感兴趣,以前做饭馆搞外卖不用动脑筋,现在不赔钱都是万幸.......
这些不是实体店的问题,而是我们没有意识到,很多东西是思维的问题。
首先是行业的问题,有些行业是有经济周期的,你比如说经济下行,大宗消费一定是先萎缩的,你去看汽车销量,今年就差远了。你如果是做汽车美容的,那就不得不受到影响。等到经济回暖了,大宗消费又会大幅度上涨。所以你要看,现在的困境,有多少是大环境造成的,等环境好转,自己是不是也能受益。
越是行业周期,越容易看出来自己的竞争力。看看同行的生意谁做的好,谁下滑的更厉害。就了解行业本质是什么,自己应该朝哪方面去改善。
其次来说,市场的未来要学会去判断。你改善自己竞争力,是为了增强抗风险能力。但是想要赚到钱,就要明白市场需求的变化。那比如说餐饮,每年都会捧红一些品类,像前几年的小龙虾,这两年的酸菜鱼。不要盲目跟风,学会去看一些数据,明白这些品类受欢迎的内在逻辑是怎么样的,是口味的变迁,还是健康的观念。
这些东西都是要学习的,有时候我们会比较困扰,说自家的东西味道很不错,店里环境也很清爽,为啥生意就是做的不好。这个就是经验时代的商业理念,现在来说,对于一家店来说,味道不错,环境整洁是理所当然的基本要求。能不能吸引到人,还需要做新的文章。
第三点挺重要的。就是回归本质。为什么要提这点,这两年我们多了一个词,叫做网红店。都是靠着社交媒体火起来的。然后就会有很多年轻人为了拍照拍视频去打卡。很多朋友就开始动这个脑筋,想要花很大代价去捧红自己的店。
那其实来说,网红店这个概念很早就有。只是以前的社交媒体不发达,我们获取信息的速度有限,所以知道的比较少。现在你在抖音上刷一刷,就能发现。相对于整个市场来说,网红店占比是极少数。重要的是,网红店实际不是网络捧红了它,而是它很早就出名了。至少在区域就很知名,这个东西是靠市场一点一点检验出来的。至于那些靠着媒体捧红的店,基本火一阵子就消失了。
实体店的本质,99%还是覆盖区域,以三公里内为核心,向外辐射。有句老话叫做,打开大门做生意,打开天窗说亮话。把自己做成区域内的网红,才是更现实的事情。一家店的生意好或者不好,当然有各种因素。不过,首先你的目标要明确,如何吸引三公里内消费者,如何留住她们,就要尽Z大努力去做。不用盯着网上很多故事看,更不要说拍个抖音就万事大吉了。
有很多时候,是不可避免要踩坑的,那比如说很多店的门头招牌都做的不好,属于浪费了。门头好不好,消费者是一般不会说的,这和她们没有利益相关。也许你要等好长时间才会发现。但是,踩坑不意味着就爬不起来了。能不能吸引到足够多的人,也许和门头有关,但是留不留得住,就和你的产品服务有关系了。
有个认识的朋友,开川菜馆,属于那种家常菜,性价比很实惠。然后他因为有装修资源,多花了一点点钱把店面装修的看起来很高级。放眼望去有点鹤立鸡群的感觉。结果呢,基本没人来吃饭。为啥,别人不敢,怕被坑,这么高档的地方,菜价肯定有陷阱。后来不得不重新改变装修。当然现在的老客户很多,靠的就是经营智慧了。
回归本质,这个东西,有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提供真正好的产品。那很多人就说,现在的好东西太多了,所以才沦落成价格战。其实恰恰相反,真正好的东西太少。我们国家的制造业很厉害,供应链的反应速度全球第一,只要是个东西,不是那种高精尖的产品,分分钟量产。很多东西能做出来,是可以满足当下的及时需求,但是并不解决根本问题。
所以你不要去看网上流行什么,就去学什么。归根结底要找到一款好的产品来服务你的客户。怎么去衡量东西的好坏呢,市场是Z有资格发言的。俗话说,好的产品会说话。一个东西在市场上摸爬滚打能存活下来,而且还能活的不错的,就一定是好的产品。如果活了一二十年,也算半个老字号了,那等于是捡到宝。所以,你看市面上很多微商产品,为啥Z后都销声匿迹了,就是无法真正解决需求问题。
你至少要花一半的精力用来寻找好的产品,而不是到处找大师学习如何搞营销套路,学习什么裂变啊,社群营销。这些东西万变不离其宗,就是做人的道理。很多人恰恰不愿意在产品上下功夫,你不愿意下功夫,就说明你并不是真的关心用户的需求,更谈不上能提供啥贴心的服务了。
说了这么多,其实也只是很简单的说了目前的看法。很多人开店,真的很不容易,有的是宝妈在家守店,有的是夫妻店,有的是想拓展收入额外投资,还有的是想创业改变现状。越是如此,就越要想清楚手上的筹码。见过太多人盲目开店,然后一直亏损,但是觉得投入那么多,放弃可惜,结果越陷越深。
希望各位砥砺前行,加油!!欢迎交流看法。
本帖Z后由 人力火车头 于 2019-10-29 13:39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