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篇:Word个天,用WORD也能画出装修平面图!(2)
接着昨天的继续作
在开始画平面图之前(怎么老是之前?我也没有办法啊,不说明白你们不会用啊),先注意一下窗口Z下面的一排绘图功能键,这是十分有用的东西,里面的功能堪比50%的CAD功能!
↑ 这里面还有个小鼠标的图标,点了它之后,可以使用鼠标框选文档中的图形。
↑
在Z右边,还有个“选择窗格”键,点击后,会打开一个“文档中对象”的窗口,里面是我们所画的所有图形的列表,
这列表功能比较强大,有点类似于CAD里面的图层功能。
↑
列表的左半部分是图形的名称,
↑
单次点击,是选择这个图形;
↑
双次点击,就可以修改这个图形的名称,给图形起上我们自己好记的名称,方便复杂的工作。
↑
列表的右半部分是显示/隐藏的功能开关,点击后,如果是白框,就是把选中的图形隐藏起来;反之,就是在文档中显示出图形。
还有个需要知道的,就是如何缩放显示,如果要画的图形尺寸比较小,我们就需要把文档显示的比例放大,方便我们操作。这时候,“抗戳”键又出来了!按住CTRL键,同时上下滚动鼠标滚轮,就能放大/缩小显示。如果你的鼠标上没有滚轮,也可以在窗口的顶部菜单中找到显示比例的设置拉条,可以通过它缩放显示。
OK,现在就可以开始画图了,不过……(谁扔的砖头!)为了方便后面的工作,我们需要先点一下窗口Z下面一排功能键中Z左边的“绘图”键(绕晕了,直接看图吧),再点“绘图网格”。
在窗口中,按下图的红框的内容勾选、设定数值和单位:
一定要记住:
设定单位为“毫米”啊!
设定单位为“毫米”啊!
设定单位为“毫米”啊!
我这里拿了张KFS的户型图做范例,百瑞景的。
用WORD画户型图可不能乱画,需要有一定的分析头脑和顺序。
我们先画主要的承重墙,也就是户型图里面黑色的那部分墙(如果你不知道什么叫承重墙,那基本就不用考虑画户型图了)。
画承重墙时,先从左边的一排墙开始画,我们先按左边标注的尺寸画出所有这边的墙。
↓
选择“矩形”键,开始随便画一个矩形,然后用鼠标双击这个图形,就可以进入它的“属性”窗口开始设置这个矩形的参数。
↓ 在“颜色与线条”菜单中,按下图红框内容设置。
↓ 在“大小”菜单中,按下面红框内容设置。
记住我们在WORD中的比例尺是1:100,所以
“高度”就是6毫米,对应实际尺寸为户型图中的600
“宽度”设置为2.4毫米,我们在这里假设户型使用的墙厚度为240毫米,一般30几层楼的墙厚度为240,如果更高的楼层,也可能会达到300-400毫米。
画完这个纵向的墙后,后面的事情就相对简单了。
还记得我们那个并不寂寞的“抗戳”键吗?现在马上就需要它上场了!
按住CTRL键,再用鼠标点住刚画好的那个矩形,拖动,再松开鼠标键。发生了什么?发生了什么?“抗戳”这家伙竟然和鼠标一起克隆了一个矩形出来!
↓ 接着再用鼠标双击新矩形,在“属性”窗口中按户型图中第二个标注的尺寸2700,设置“高度”为27毫米,如下图红框的内容。
↓
这样,我们轻轻松松就制造出了一个新墙,再用鼠标拖动它,把它对齐到那段600的墙之下。
对齐操作其实很轻松,也很准确,为什么?因为我们在Z开始就已经设置过了。你还记得吗?勾选的“对象与其他对象对齐”的那个选项。这样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们对不齐了,SO EASY!
↓ 后面的墙也如法炮制,依次克隆出墙矩形,再修改尺寸,再拖动对齐,这样我们就已经把户型图中左边纵向一列的墙完成了。
然后,我们再来画第一个横向的墙体,也就是图中红框的那个,为什么要画它?因为,因为,因为它赞助了广告的!好吧。其实是为了给那个2700的墙能定个位。WORD不像CAD,可以很方便的定位,WORD需要有一个图形作为对齐的参照才能准确定位。
↓ 我们同样也是随便画个矩形,再双击改属性,记住按下图中红框的内容来改。
这次“高度”变成2.4毫米了,因为它是横向的墙嘛。
那么,为什么“宽度”不是按户型图标注的1500输入15毫米呢?为什么是17.4毫米呢?原因原样是为了能准确定位,因为户型图中标注的是从墙中线开始的尺寸,但是我们在WORD里面定位,横向定位是无法定位到中线的,所以只能把一个墙体的厚度,也就是2.4毫米加进去。那么,15+2.4就是17.4毫米。
这样,横向墙体对齐Z左边的纵向墙体后,当我们再移动2700的墙对齐到横向墙休的Z右边,就能保证中间的尺寸和户型图中一致。
以上是太多的理论知识,如果你能看懂Z好,看不懂就按我下面说的直接操作就行了。
↓ 如下图,画好横墙后,再拖动它对齐中线到2700墙和2500墙之间,横墙的Z左边对齐到纵墙的Z左边。
↓ 对齐后效果如下图。
↓ 然后再按住“SHI粪桶”键(SHIFT),用鼠标点击600和2700的纵向墙体,SHIFT键就是多选的作用,选择这两个矩形。
↓ 再按住鼠标拖动它们,移动并对齐到横向墙体的Z右边,放手,完成!
↓ 接着再画左下角的横墙。
↓ 使用CTRL键+鼠标,拖动复制之前那个横向矩形,再双击修改属性,按下图红框的内容改。
和之前操作一样,把这个矩形拖动对齐到,下面4000和600的墙之间。
制作这个墙主要是为了把4000的纵向墙再复制一个出来
↓ 继续使用CTRL+鼠标,拖动复制4000的墙,对齐到横墙的Z右边,如下图。
↓ 接着,我们需要做个稍微复杂点的操作,利用辅助矩形,定位画出红框中的横向墙。注意,两侧红框中标注的数字。
↓ 通过计算可以得出,1800-600=1200,需要作为辅助定位的矩形“高度”应该是12毫米。直接复制一个4000的墙体矩形,双击修改“高度”为12毫米,同时把“颜色”也改成灰色,方便区分。
↓ 拖动灰色矩形到下图的位置,注意对齐的位置。
↓ 然后再复制一个横向的矩形,拖动对齐到下图的位置。双击修改宽度为39.4毫米(37+2.4),完成后,鼠标选择灰色矩形,按DEL键删除。
↓ 再来制作下图红框中的墙体,这个墙长度为3800,对应为文档中38毫米,加上2.4毫米的墙厚,实际长度为40.4毫米
↓ 复制一个纵向矩形,修改高度为40.4毫米(38+2.4)
↓ 拖动矩形对齐到下图中的位置
↓ 再回到户型图的上部,需要画出红框中的墙,同样也需要制作一条辅助定位的矩形。
↓ 复制一个横向矩形,按户型图中3000加墙体厚度计算,修改矩形的宽度为32.4毫米。
↓ 拖动矩形对齐到600和2700纵向墙体之间,如下图。
↓ 双击横向矩形,修改颜色为灰色,方便区分。
↓ 再复制出一个2700纵向墙的矩形,对齐到灰色矩形的Z右边,如下图。
↓ 然后再制作户型图中2500和1900的墙体。
↓ 再次双击灰色矩形,修改宽度为31.2毫米。减少半个墙体,是为了方便后面2500墙体的定位。
↓ 制作2500墙体:复制灰色矩形,修改宽度为25毫米,改颜色为黑色。
↓ 拖动黑色矩形对齐到灰色矩形的Z右边,如下图。
↓ 制作1900墙体:再次复制黑色矩形,修改宽度为20.2毫米。这里需要在1900基础上加半个墙体,所以就是19+1.2=20.2。
↓ 拖动新矩形对齐到图中位置
↓ 然后制作户型图中红框位置的墙体
↓ 拖动复制纵向矩形到图中红框的位置
↓ Z后制作户型图中入户门的那段墙体,如下图
↓ 直接拖动复制之前所画的1900墙体矩形,对齐到下图中的位置,完成
↓ Z后再做一下细节修改:如下图,这个位置的墙体不美观,需要修改
↓ 点击纵向矩形,然后按住SHIFT键,再用鼠标拖动上面中间的白色锚点,对齐到图中位置
↓ 完成后如下图
↓ 灰色矩形也是用同样方法调整,完成后如下图
第一阶段的主框架墙体绘制就完成了,用习惯了就会觉得十分简单。
本帖Z后由 超级大白鼠奶糖 于 2017-1-21 21:45 编辑